查看原文
其他

UP 干货 | 1号线加列,5号线换车,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2016-11-30 Fiona 成都向上UPchengdu







日前,地铁5号线将列车由A型车6辆编组调整为A型车8辆编组,成为成都首条采用 “ 8A ” 编组的地铁线路,而1号线为缓解主城区线网加密后的客流压力,全线配车数也将由现在的47列增加至73列。

作为成都目前在建最长的线路,5号线沿线途经新都区、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高新区、天府新区、双流区7个区,南段走向几乎和1号线平行。除了沿路人口数量大,这其中为1号线分流的原因又占了几成?





沿路站点  

数一数



北起新都区,南至天府新区,地铁5号线一路经过大丰、火车北站、一环路、锦城湖,沿剑南大道往南穿过大源、华阳、华府,终点几乎逼近第二绕城高速。

线路全长49.012km,其中地下线42.313km,高架线6.383km,过渡段0.316km;共设车站41座,其中地下站36座,高架站5座,换乘站21座,是目前成都地铁一次性开建最长线路,预计将于2018年6月底实现全线 “ 洞通 ” ,2019年同步开通运营。






全线共设车辆基地3处,其中车辆段1座、停车场2座,主变电所4座;控制中心与在建7号线合设于7号线崔家店停车场内,在1号线红花堰车辆段上盖平台设成都地铁培训基地。



2015年9月,首批11个站点正式动工。

2016年5月,首站杜家碾站宣告完成全部围护结构施工,启动主体结构施工。

2016年7月,泉水路站作为样板站开建, 4个站进入主体结构施工。

2016年8月,首台盾构在九道堰站—杜家碾站明挖区间下井。

2016年10月,预制梁梁场正式投产及首梁开始浇筑。

2016年11月,首段盾构区间实现贯通,杜家碾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



目前来看,5号线的建设进度还是在有序推进,虽然还会有一些设计上的调整。沿路经过的许多站点都已经开工,打围施工的点位你应该也有见到过吧?




除了换车

你还需要知道这些调整



在5号线最新出炉的补充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除了车辆编组由6A调整为8A之外,站台长度和大小交路套跑方式也都有所调整,但此前杜家碾站主体结构已经完工,这些调整对整条线路的建设会有影响吗?



 - 编 组 调 整



根据车辆宽度不同,我国把地铁车辆分为A、B、C三种类型,宽度分别约是3米、2.8米、2.6米,长度和高度也有所不同,A型车厢比B型车厢长3.1米,高0.2米。前面的数字即为车厢编组数。







目前,成都地铁现有运营线路采用的均为 “ 6B ”车辆编组,即每列车由6节B型车厢组成,车辆的定员为1259人,系统最大运能为每小时为3.78万人。

5号线首次采用的 “ 8A ”车辆编组,车辆定员为2144人,系统最大运能将达到每小时6.43万人,是特大城市大运量轨道交通常用车型,比 “ 6B ” 系统运能可提高约70%。



- 站 台 长 度 -


5号线补充环评报告显示,线路车站数量、形式不变,车站规模适应8A编组,位置及布局微调,站台有效长度由140m调整为186m,但设计最高速度保持80km / h不变。

此前,杜家碾站只是主体结构已完工,站台尚未建设完成,所以此次调整并不会导致出现返工或者浪费的情况。

车辆设计速度受地铁特性的限制,与车辆编组没有太直接的关系。由于市域地铁区间比较短,从几百米到一二公里不等,短距离的加减速限制了地铁的最高速度。



- 大 小 交 路 套 跑 -



轨道交通的线路客流往往会在时间或空间的分布上出现较大的不均衡性,当时间不均衡时可以调整发车间隔,比如成都地铁晚上的间隔总比白天长。

当空间分布不均衡时,可以通过改变列车的交路来调整,在客流高峰区段加开区段列车,增大运能。一般来说,这一区段就是小交路,整条线路是大交路,同时开行就是大小交路套跑。







5号线原本为6A编组,只有远期推荐采用大小交路套跑的列车运行交路,大交路为起点商贸城北站~终点回龙路站,小交路为九里堤北路站~终点回龙路站。

调整后为8A编组。初、近、远期均为大小交路套跑模式,大交路为起点华桂路站 ~ 终点回龙站,小交路为石犀公园站~二江寺站。

目前成都地铁只有2号线也属于大小交路套跑,犀浦站开往终点站龙泉驿站,开满全程折返的是大交路,两站点运营间隔相对较长;犀浦站开往成都行政学院站就折返的就是小交路,两站点运营间隔相对较短。

采用A型车8辆编组,以及使得5号线具有大运量的先进性,大小交路套跑也能保证较短的运行间隔,这将大大提高乘客乘车的舒适度,避免高峰时段乘客 “ 无法立足 ” ,对缓解成都南北向的客运压力具有积极意义。




5号线

  对成都意味着什么?



在构建城市空间上,成都提出构建网络城市群,按照 “ 双核共兴、一城多市 ” ,拉开城市发展架构,建强 “ 中心城区 ” 和 “ 天府新区核心区 ” 两大极核,着力构建 “ 哑铃型 ” 城市形态;同时按照 “ 独立成市 ” 的理念,建成一批卫星城。






双核之间是成都的百里中轴线天府大道,也是最大的轨道交通廊道,呈南北走向。目前来看,主力线路1号线几乎承担了全部的客流,几乎每天都是高负荷运转,上下班时间只有挤着站,其他时间段也几乎坐不到位置。






5号线是成都串联城市南北的骨干线路,途经新都区、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高新区、天府新区、双流区,客流规模较大,建成后将对乘客起到极大的分流作用。

除了分担双核之间的客流压力,5号线沿路经过的也尽是些人口密集的区域。大丰和北部商贸城是传统的交易市场,火车北站在扩能改造之后将承担更多的客流,中心城区西侧区域正缺少这样一条南北向的线路,城南一路沿主干道剑南大道下来,锦城湖和大源片区都是住宅密集 ……

可以这么说,UP君从城南跑到城北,不变的是售楼部口中津津乐道的5号线,真是线路够长够任性啊!



END



成都向上 APP 

现已正式上线

可长按二维码识别


手机爆料又快又方便哦!

欢迎下载!

 



记者:Fiona

美编:Amy 

主编: Comet 

部分图文来源:成都地铁 / 四川新闻网

商务合作 / 申请入向上微信群:请添加个人微信账号:Kanpta1205

谢谢!

本文章由成都向上团队原创,请勿擅自复制、转载;如需转载,可联系客服人员授权;如有抄袭,UP君将投诉到底,直至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